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军方展现出一种不一样的战斗风格,一点都不愿意后退,反倒在很多场合选择死守。据俄罗斯媒体《军事观察》在2025年9月17日的报道,谢列布良斯科耶森林区域的局势变得异常艰难,可到目前为止,军方还没有得到撤退的指令。
俄罗斯的攻势已经成功断开了驻扎在谢列布良斯科耶森林一带乌克兰军队的后勤供应线,再坚持下去基本没有希望,可奇怪的是,还没有听说有撤军的通知。眼下,俄军突击队趁乌克兰军队缺乏连续防线的机会,正往他们后方挺进,抢占阵地,还在努力搞破坏,蹭蹭破坏他们的补给体系。
乌克兰前线的部队正等待着撤退的命令,可按照过去的经验来看,基本不会得到这样的指令,结果只会变成伤亡或“失踪”的人员。乌克兰军总参谋部宁愿继续损耗兵力,也不愿意发出撤退的命令。如今才明白,怪不得乌军迟迟不退,原来他们还在幻想着北约会出兵支援。
截至目前,俄乌冲突拖得挺久,乌克兰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战场上的成败关键时刻似乎就在眼前。北约的态度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多家媒体报道称,2025年9月4日,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被称作“志愿者联盟”的会议。有消息说,马克龙宣布,已有26个国家表示,等到俄乌实现停火或者签署和平协议之后,会派兵进入乌克兰,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虽然一些报道强调,26个国家派兵乌克兰的前提是俄乌冲突结束,但没人觉得这是真正的安排。欧洲国家一直希望战争持续下去,反对让局势尽快平息,甚至还有出兵干涉的想法。现在说要给乌克兰“安全保障”,很可能暗示着直接出兵的意思。
西方国家向乌克兰部署“保障部队”,并非首次提出,在此之前,欧洲国家曾多次提出所谓派出“维和部队”的计划。在2025年8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抛出了“钢铁豪猪”的说法,如今只是把传言变成计划,所谓的“保障部队”将由陆海空三军组成,主要承担任务:
一是人员培训方面,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在帮乌克兰进行人员培训,现在不仅打算扩大培训规模,还计划将培训搬到乌克兰境内。
二是后勤保障,过去只是在后方提供各种物资,现在打算将物资直接送到乌克兰一线作战部队手中,也就是说已经跟战场更近一步了。
三是关于空中安全之类的任务,基本上跟直接参战没啥区别,就像是在乌克兰为俄罗斯设立“禁飞区”那玩意儿的翻版一样。
无论欧洲国家怎么解释他们的计划,本质上都在为跟俄罗斯开战做准备。这些说辞至少可以掩盖他们的备战动作,同时也符合乌克兰的期望,迫使乌克兰军队宁愿死守,也不愿意退让半步。
这类安排俄方根本不会答应,普京早就表明了态度,任何外国军队进入乌克兰,都会被当成合法的目标来对待。北约暗中以雇佣兵的身份派出人员,一直被俄罗斯军队重点攻击着。
如今,人们多半在猜测,难不成乌克兰的大规模反攻就快来了?其实,泽连斯基所宣称的“大反攻”早就泡汤了,经过三年半的激战,乌克兰的战斗力已经用到见底,大反攻的梦想基本破灭。2023年夏季展开的大规模行动后,再没有类似的冲锋发生。到了2024年8月,库尔斯克地区的反击不过是一场突袭而已,顶多算个战术性质的攻击。现在乌克兰自己也早就没有条件再来一波大动作了。
现在乌克兰还在盼望北约国家出兵帮忙,对俄罗斯发动反击。可惜呀,在出兵的问题上,北约早就明确说了“不可能”,至于巴黎会议提到的“安全保障”也只是个空谈的方案,不是北约真正要动手的计划。这个得搞清楚,所谓“26国大军”也就是个说说,根本没有定下来。西方国家当面承诺的事儿,很多都拿不出实际行动来,也就是说,可能到头来一兵一卒都不会派到乌克兰去。
乌克兰一直想着北约出兵帮忙,完全没搞明白自己不过是一颗棋子,被随时抛弃才是最终的归宿。北约根本不会因为一颗棋子跟俄罗斯开战。现在乌克兰还没认清这个现实,心里还存着幻想,只能证明自己太短视了。
乌克兰一直想着靠向西方,结果不过是被当成棋子来利用,更悲哀的是,乌克兰还没意识到自己只是个棋子,竟然还梦想自己是世界的核心,对未来满怀幻想,可实际上早就被抛弃了。西方脑子一热,也就关心自己的利益,只追求最大化,根本不在意乌克兰的命运。可这次如果乌克兰失败了,也会被看作西方的挫败,最终西方自身也得付出沉重的代价。
#热问计划#
9688策略宝,a股杠杆怎么加,在线配资炒股开户服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