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热点话题,说的是博主琉玄发文称:一个女孩做舞蹈热身,结果跟腱断了。评论区里一堆人追问女孩是不是最近用了左氧氟沙星(连眼药水都算),还提醒用这药期间避免运动。结果女孩承认她确实用了左氧氟沙星。
琉玄感到震惊,于是发文吐槽:“为什么这么多网友在说,仿佛是一个常识一样,我完全不知道啊!!”(见下图)。
其实,像琉玄一样不知道左氧氟沙星可能导致跟腱断裂的人还有很多,而且,即使是知道这个常识的人,对其中一些细节的理解,也不完全对。下面,我就以问答的方式,帮助大家详细普及一下这个用药注意事项。
1
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的副作用,监管部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提醒患者注意的?
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这个类别的抗生素都有可能出现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副作用。虽然这个副作用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跟腱,但是也有人发生的部位在肩部、肘部、手部、拇指和其他肌腱处。
2008年7月,美国FDA通过审查药品不良事件上报系统(AERS)中的数据,发现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增加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于是对这个类别的所有全身用抗生素生产厂家发出通知,要求他们在药品说明书上增加【黑框警告】,以及另外撰写一份给患者看的用药指导,让患者注意这个严重副作用。
截取自FDA官网
2017年7月,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布了“修订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说明书公告”,要求生产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药厂修订说明书中的【黑框警告】,增加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警告。
截取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2
使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或滴耳液,也会有引起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吗?
我们在本文开头附的网文中看到,有人说“眼药水也算”,但其实通过第一条问答,你应该注意到了,无论是FDA发布的通知,还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公告,里面都强调了是“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即口服和注射剂型,包括片、胶囊、颗粒、注射液等,不包括用于耳朵、眼睛或皮肤的局部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所以使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或滴耳液,没有引起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
3
除了左氧氟沙星,还有哪些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有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副作用?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修订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说明书公告(2017年第79号)”,在我国,除了左氧氟沙星,还有下列16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样存在引起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副作用的风险:诺氟沙星(俗称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普卢利沙星、司帕沙星、巴洛沙星、托氟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安妥沙星。
这么多药名记不住怎么办?记住“沙星”两个字就可以了,凡药名以沙星结尾的,基本上都是。
4
服药期间不运动,是不是就能完全避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副作用?
我看到有不少网友以为这类药引起的肌腱断裂和剧烈运动有关,认为服药后不运动就能避免。确实,这个副作用在服药后剧烈运动的人中高发,但是,临床上也记录到了不太运动的患者也出现了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情况,所以,不运动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风险。
5
停药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导致的肌腱炎和肌腱断裂会很快消失吗?
常识告诉我们,很多药品停药后副作用会很快消失。但是,在收到的报告中,氟喹诺酮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副作用,在用药数小时至数周后出现,停药后仍平均持续了14个月,最长达9年。有些患者停药后症状消失或好转,另一些则加重或持续很长时间。
6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导致的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副作用,发病率高吗?
由于美国FDA药品不良事件上报系统(AERS)是一个自发报告系统,因此无法准确计算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比例,不过,临床观察到的结果是:罕见但严重,值得注意,但不必恐慌。
7
应该限制使用全身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疾病有哪些?
对于这个问题,欧洲药品管理局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给出了非常好的回答。根据欧洲药品管理局2023年5月发布的文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提醒采取措施,降低长期、致残且可能不可逆的不良反应风险”,委员会认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应该在下列情况使用:
无需用药即可自愈或并不严重的感染(例如咽喉炎)
非细菌性感染(例如慢性前列腺炎)
旅行者腹泻或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局限于膀胱的尿路感染)
轻度至中度细菌感染,除非针对这些感染,常规推荐的其他抗生素都不能用。
截取自欧洲药品管理局官网
对于最后这条限制使用,委员会没举例子,我给补充一下,通常指的是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这是两种比较常见的随意滥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轻度至中度细菌感染性疾病。
最后,我想请大家记住:药品是把双刃剑,再常用的药品,也会暗藏风险。无论是感冒咳嗽还是尿急尿痛,都不要仅凭经验就随意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唯有对用药心存敬畏,才能免于药物伤害。
9688策略宝,a股杠杆怎么加,在线配资炒股开户服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