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长河——中国漫画的百年叙事
\n文/张蓓
\n宣纸上的墨痕从晚清《点石斋画报》的市井速写中漫出,蜿蜒成一条流动百年的长河。三毛在旧上海的弄堂里赤脚奔跑,鞋底沾着战火与霓虹的碎屑,千年后的少年在手机屏幕前凝视《一人之下》的炁体源流,指尖划过青蓝色的数字光晕。中国漫画的河床里,沉淀的不仅是水墨与钢笔的交替晕染,更有一代代人对世界的凝视与重构。
\n这条漫画的长河从不拒绝支流的汇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漫画的浪潮裹挟着太平洋的风,将《圣斗士星矢》的黄金铠甲冲上海岸。街角租书屋的铁皮柜里,《龙珠》的龟派气功与《机器猫》的时光抽屉,曾让无数少年在方格纸页间窥见异世界的天光。有人担忧这是文化水土的流失,却未见高桥留美子的妖狐幻影,正悄然化入《子不语》的芙蓉镇烟雨,鸟山明的分镜节奏,早已在《镖人》的西域狂沙中淬炼成更凌厉的笔锋。那些舶来的叙事语法,最终成了东方美学的嫁接枝,如同古丝绸之路上,胡旋舞的旋转催生了敦煌飞天的飘带,日式悬疑的骨架裹上《长安十二时辰》的唐风三彩,美式超级英雄的外壳下,跳动着《一人之下》里炁脉周天的东方经络。
\n这种文化的交融,早在张乐平笔下就埋下了伏笔。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三毛流浪记》,墨色线条已暗藏西式分镜的骨骼。三毛奔跑时的连续动作分解,让宣纸上的留白成了时光的缝隙。彼时的漫画家或许未曾想到,半个世纪后,这种混血美学会在《黑血》中裂变成更复杂的形态——油画质感的末世都市里,教堂的尖顶与青铜饕餮的纹样共生,但丁《神曲》的隐喻与《山海经》的异兽在同一个画格中对视。日本漫画带来的不仅是视觉革命,更是一种叙事可能性的启蒙:原来神话可以嫁接科幻,历史能够解构成寓言,而这一切,最终都在中国漫画家的笔下,化作了本土精神的容器。
\n可总有人站在河岸高处,对着流淌的河水皱眉。可能是因为对漫画有误解,在一代代父母中传染着对漫画的偏见。当“80后”父母从孩子枕下翻出漫画单行本,仿佛忘记自己年少时也曾用课本遮掩《七龙珠》的卷边。偏见是长在代际裂缝里的青苔,将漫画打上“玩物丧志”的固定标签,却看不见《三毛流浪记》的留白处藏着半部民国教育史,读不出《黑血》的末世寓言里沸腾着科技伦理的诘问。那些被斥为“方格废纸”的图卷,分明在用另一种语法书写文明——当《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的肉垫踩过安史之乱的烽烟,当《本草孤虚录》的玄幻秘境中生长出《本草纲目》的草木精魂,漫画早已悄然架起一座比教科书更轻盈的文化津梁。
\n这种误解,恰似百年前士大夫对白话小说的鄙夷。他们只见《水浒传》是“诲盗之书”,却不知其中藏着宋元市井的呼吸;今人只见漫画是“幼稚图画”,却不懂《长歌行》里对初唐服饰纹样的考据,比某些历史剧更敬畏时光。夏达笔下的永宁公主策马掠过长安城坊,披帛翻飞间,波斯纹的金线、吐蕃毡帽的璎珞、唐式襦裙的褶裥,皆在分镜中纤毫毕现。更有趣的是,当父母们沉迷短视频里的“五分钟读名著”,却苛责孩子从《镖人》中了解隋唐侠客的生存法则——殊不知,漫画早已不是他们记忆中的“小人书”,那些分镜间的留白,恰恰为年轻的小读者们预留了思辨的空间。
\n河水的咆哮声在新时代变得愈发清亮。《雾山五行》将水墨的“五色观”泼向动画银幕,金木水火土在帧幅间流转,重构了宋代青绿山水的时空秩序。林魂导演笔下的火行燃烧时,墨色在高温中蒸腾汽化,仿佛徐渭大写意中的癫狂笔触被赋予了动态生命。而《刺客伍六七》的剪刀掠过广式早茶的热气,在港式奶茶般的市井幽默里,熬煮出侠客文化的存在主义汤底。当主人公阿七对着镜子自问“我是谁”时,那份困惑与古龙笔下浪子的孤独一脉相承,却又多了Z世代对身份流动性的戏谑解构。
\n这些作品不再跪拜他乡的神龛,而是以墨为剑,劈开属于自己的苍穹。《天官赐福》中飞天逐月的场景,藻井纹样在数字笔触下复活,敦煌的砂砾与赛博朋克的光斑正在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共舞。更惊人的是《刺客伍六七》在国际平台的走红——西方观众或许不懂“以气驭剪”的道家思想,却能看懂阿七为保护小岛居民纵身跃起时,衣袂翻卷间那份属于东方侠客的浪漫。这种文化输出不再需要熊猫与功夫的符号堆砌,而是以最当代的漫画语言,将《庄子》里“庖丁解牛”的哲学思辨,化作少年热血的故事内核。
\n而那些担忧漫画侵蚀正统教育的批评者,或许该看看《墨飞正传》如何将《墨经》中的光学原理画成武侠对决的招式,或者《山海戮》怎样在妖兽图谱中埋入上古地理的密码。当一群初中生因为《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翻开了《资治通鉴》,当博物馆将《千里江山图》的展览与同名漫画联动策展,我们终于明白:漫画不是知识的敌人,而是摆渡的舟楫。它载着年轻人在严肃与戏谑、古老与潮流的激流中穿梭,最终抵达的,或许正是对文明更深切的热爱。
\n父母们若能细看,定会发觉:孩子们捧读的哪里是“无用闲书”?《子不语》中少女小语与古宅精魂的对话,暗合《聊斋》对万物有灵的敬畏;《镖人》里西域刀客的生死道义,分明流淌着司马迁《游侠列传》的血脉。那些飞舞在格子间的墨痕,正在将《清明上河图》的叙事基因注入现代分镜的血管,让庄周梦蝶的寓言钻进赛博格机械义眼的虹膜。当“00后”读者为《雾山五行》的水墨打斗屏息时,他们呼吸的早已不是单纯的娱乐空气,而是五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的供氧。
\n或许未来的某天,当这条墨色长河汇入更广阔的海域,人们会看见——那些曾被视作“小儿科”的方格纸页,终将在时代的天幕上连缀成星图。每一代人都用自己时代的语言重述文明,而漫画,正是Z世代刻在赛博洞窟里的当代壁画。它不崇高也不卑微,只是诚实地记录着:我们如何以稚拙的笔触,在古老文明的岩层上,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图腾。
\n作者简介:张蓓,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会员、重庆市十佳读书人、重庆市首届阅读推广大使、苏州电台读书节目特邀专家。
\n
9688策略宝,a股杠杆怎么加,在线配资炒股开户服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